新北市第2季預售屋市場表現冷熱不一,整體交易量雖較上季小增0.2%,但成交總金額卻逆勢下滑6.6%,板橋區首度超車三重區成為交易王,中和、新店則在捷運周邊帶動下價漲逾8%,顯示市況並非全面走跌,而是區域間分化加劇。
根據新北市地政局最新公布數據,今年第2季預售屋實價登錄,共計揭露2,319件,總成交金額484.3億元,第2季各行政區預售屋交易件數互有漲跌,增加幅度較多的行政區為板橋區、新莊區及林口區,而中和區及三重區交易件數則減少最多,統計全市交易量整體較上季增加0.2%、總成交金額減少6.6%。板橋區申報件數451件、成交總金額97.5億元,位全市之冠。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地價科科長蕭湘君表示,分析第2季板橋、土城、永和、中和、三重、蘆洲、新莊、新店、樹林、汐止等10個蛋黃區的預售屋,主要成交案件單價區間為70萬元以上,區間占比為70%,較上季相同區間減少15%,而60萬至70萬元區間占比居次,為24.6%,較上季相同區間增加16.1%;成交總價區間則以1500萬至2000萬元為主流,占比30.8%,較上季相同區間增加3.1%。其他非屬蛋黃區之行政區以每坪單價50萬至60萬元區間為最大宗,整體占比為35.6%,較上季增加8.3%;總價部分以1000萬至1500萬元為大宗,占比37.1%,較上季同區間增加2.2%。
另分析交易熱絡行政區,成交均價以中和區85萬元居首,板橋區、三重區及新店區分別以78.8萬元、76.4萬元及71.6萬元緊追在後,其次為新莊區、林口區及土城區,每坪單價63.4萬元至69.8萬元,最後則為淡水區,每坪單價為41.2萬元;與前季相比,中和區、新店區,分別上漲8.5%、8.3%。分析成交均價上漲原因,中和區第2季交易位於捷運永安市場站成交案例增加,交易單價達每坪101至122萬元,上季集中在連城路與錦和路路口,每坪單價約70至88萬元;新店區本季交易案例主要在新和國小站附近,交易單價每坪約60至70萬元,上季則交易集中在安康路二段,每坪單價約50至56萬元。
林口區、三重區成交均價則分別下跌5.9%及4.6%,分析下跌原因林口區交易主要集中新市鎮外圍交易單價較低之預售屋建案,成交區間為每坪約53~75萬元,上季交易集中在林口新市鎮內文化三路一段,每坪約63~80萬元;三重區集中在二重疏洪道左岸重劃區,成交區間為每坪約65~80萬元,而上季交易集中在舊市區信義公園附近,交易單價區間為每坪約70至83萬元,致成交均價下跌,除以上4個行政區外,其餘行政區漲跌幅介於3.5%~-3.8%之間。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該數據過去常見的新北市銷售王三重區已改由板橋區取代,價格上也小幅走跌,確實得留意過去大量推案下重劃區賣壓。中和區雖然量體也修正,但價格則在高檔,一方面除了四號公園周邊高價案帶動外,另一方面中和區相對屬於穩定的內需市場,應屬於不避過分擔憂的地段。
至於第一環的新店、板橋區價量維持水準,陳炳辰認為,可見鍍金區域還是不敗,整體來說,新北市畢竟所屬全台住宅一哥地位,以北台灣來說也不像桃園市有過多的投資客群,一定的自住、換屋與置產買盤,預期供給與需求的窘況應可在受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