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11:13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危老條例雖然提供各項獎勵及優惠,且沒有最小基地面積限制,但必需取得100%土地及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跟都更一樣遇到產權整合的問題,交易量雖增加,但買方追價意願不高,因此房價並未走揚。
內政部自2017年5月正式實施危老條例,針對屋齡30年以上,耐震能力未達一定標準,且改善不具效益或沒有電梯的建築物,提供1.3倍基準容積,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半徵收等獎勵優惠,若在明年5月之前申請,還可增加10%容積時程獎勵。
分別來看,30至40年老屋交易量最大,今年均價53.6萬元,和2016年相比,也上漲1萬元。40至50年老屋房價則從先前一坪56萬元,今年下滑至52萬元。
50年以上老屋,交易量最少,平均房價也從2016、2017年一坪98.5萬元,去年降至64萬元,今年至今更進一步滑至61萬元。
這兩年屋齡50年以上老屋交易,主要是投資人看好危老、都更,多為四、五樓老公寓,土地持分少,且投資人不追價,因此價格明顯滑落。
郎美囡表示,危老重建10%時程獎勵將在明年5月截止,預計會湧現一波未班車申請高潮,也會帶動老屋買氣,從目前交易現況來看,預料仍不會出現追價風,價格波動仍不會太大。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危老重建不走都更程序、也不必召開聽證會,重建速度相當快,很適合小規模的重建,但由於需獲百分之百住戶同意,若是產權複雜的房屋,想投資的民眾最好還是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