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0 22:43經濟日報 記者 黃阡阡
·
·
隨後美國的經濟好轉,2011年伊始,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復甦。以加州為例,2012全年的房價漲幅約為20%至25%,部分熱門地區例如舊金山市區、南灣的帕落阿圖市甚至達到30%以上。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現在進場不只可以賺到房價的回升,還可以賺到美元走強的匯率。
從長期的統計中,美國加州房產上升期的漲幅在每年10%至15%左右,下降期房價維持不動或者小跌,平均起來,扣除所有持有成本例如地產稅、維修保險費等等,長期而言房價的增值率在每年5%至6%左右。
此外,美國南加州是全美房價表現優質區,其中,華人人口約50萬人,是全美華人人口第二多區域,以台灣而言,早期因為有創業及求學需求而移居美國,但近期受到全球徵稅制美國FATCA法案的影響,促使台商資金回流,而旅外定居者對於美國的高物價及醫療資源,也萌生回台退休宜居之念,這是兩大鮭魚返鄉的房市需求。
其次,台灣在面臨少子化的影響,高等教育受到衝擊,甚至出現大學求職生,起薪只有22K的現象,陳炳辰指出,由於全球人力已邁入國際村的市場,因此90年代以後的台灣學子,更需要加值自己的國際觀,也造成國內私校國際部暴增,家長赴美置產甚至移民詢問度提高。
不過陳炳辰也提醒,目前美國政治瀰漫保守,些許排斥外國人的氣氛,置產雖不至於有明顯危機,但在移民條件申請上也會相對嚴格,有意於當地買房民眾得在準備時顧慮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