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21:33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
·
為什麼店東寧可空置,也不降租?報導指出,這些房東口袋多半很深,不差這些租金;但恐怕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北市各商圈店面多數屋齡偏高,以現行房屋稅公式計算,幾乎已折舊得差不多,等於要繳的房屋稅屈指可數。
相對負擔較重的,或許是地價稅?然而要知道,近年公告地價調幅遠低於房屋評定現值;也就是說,這些店東每年實際要繳的持有稅,其實相當低。難怪他們有恃無恐,根本不考慮降租金;大概唯一會擔心的只有空置店面增加,可能會讓商圈感覺變得冷清,對後續出租率相對不利。
不過店面經營畢竟屬於商業行為,因此店東不肯降租,承租者也莫可奈何。然而同樣是房地產投資,如果物件是一般住宅,情況就完全不同。
稍早名歌手費玉清決定明年封麥,外界於是又把他從忠孝東路一段到七段都持有房地產的事情拿出來冷飯熱炒。對這樣的行為,一般業界認為,他賺錢拿來投資買房,何罪之有?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這中間問題在於,如果投資購置住宅物件,是買來擺著等高價賣出,或是放著不出租,那麼確實和一般投資行為不能相提並論。
今天假設某富豪或某名人,買了一堆住宅擺著,或許有人會欽羨這是聰明投資,但卻也容易招致異樣眼光,甚至負面評價;原因就在於,住宅乃是食衣住行基本需求當中,住這一項的基本工具,從這個角度出發,囤積導致奇貨可居的行為,確實容易招至公評。
持平論之,投資房地產和投資股票或其他工具,性質上實有相當差異;就算同樣投資房地產,買住宅和買店面、商辦也不盡相同;後幾項相對較無關民生必需,一切交由那隻看不見的手,也就是市場機制決定,大家沒話說;但住宅卻攸關基本民生之居住需求,大眾當然就不歡迎買住宅囤積或伺機賺價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