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2 01:44聯合報 記者黃阡阡記錄整理
·
·
把目前房市比喻做大病初癒,是相對於二○一六年房市跌落谷底是住進加護病房,二○一七至二○一八年情況轉好,是離開加護病房,轉往普通病房。整體市況確實一天天變好,但離身體康健還差了一截。
因此目前房市處於休養階段,外界盼著能夠漸入佳境,也確實有復甦的跡象,但一不小心休養時著涼、受風寒,整體市況又將陷入膠著,依此看來,二○一八年的房市確實脫離危險階段,但要說未來一路轉好,誰也說不準,只能戰戰兢兢的面對每日的變化。
二○一六年房市跌落谷底,敏銳度高的投資客出清手上物件,接著各地重畫區新案大打讓利牌,擠壓到中古屋屋主降價,吸引剛性需求客群進場,目前仍以自住客為主。隨著房市漸入佳境之際,投資、理財族群的目光再度聚集,讓這些投資客下手的關鍵與自住客無異,都在於價錢。
現在只要建商讓利、屋主讓價就能促成成交,而在目前的預售市場,若是自住或首購族,還是以小坪數、低總價去化較快,大坪數的產品相對走得較慢,且若同一個重畫區有多個建案齊發,整體價格會因競爭而疲弱下滑。
至於成屋市場,屋齡低的物件也有競爭力,屋齡超過三十年的老物件,也會因都更與危老條例的加速都更而受到矚目,倒是屋齡剛好在中間、約二十多年的物件,在轉售上會較為吃力,當然回到根本問題,目前吸引買方的關鍵還是在於價格。(本文由劉天仁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