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3 14:26經濟日報 李同榮
·
·
2017年全台房市交易量26.6萬戶,較2016年24.5萬戶回溫8.6%,台北市交易量由2016年的2萬1,500戶提升至2017年的2萬3,500戶,回溫約9.3%。表面上看來台北市量能回溫與全台交易量同步,但從市場現實,在台北市房價率先於去年第四季落底後,2018年台北市房市交易量將有大幅度反彈。
早在去年底與今年初,個人在年代「數字台灣」節目兩度提到,2018年台北市交易量一定會大反彈,如今一一證實,其主要理由有三:
台北市排除投資需求,光首購與換屋剛性需求就有四萬戶,但這三年交易量卻縮到只有二萬多戶,顯然,壓抑觀望的遞延性買盤已超過五萬戶,一旦房市止跌,購屋信心指數就大幅回升,剛性需求將帶動交易量大幅反彈。
2014年之前過去十多年台北市與全台房市交易量占比平均約在15%,而房市反轉以來,北市三年量縮到佔比在10%以下,因此,只要房市落底,量比勢必大反彈。
都會自住首購理性觀望態度較強,未見底部不願出手,以致成交量壓低於正常剛性需求量的二分之一,2017年北市交易量占比卻只有7.1%,而北市房市中古屋平均價於2017年第四季已有止跌跡象,落底態勢越來越明顯,因此帶動剛性需求進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