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 03:46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今年全台新屋交屋量大,但受到房價修正影響,買預售屋的投資客面臨抉擇,要交屋?還是認賠解約?多數買方屈服於違約條款,不想退屋被沒收房屋總價15%,改走以租代售路線,撐過這段不景氣。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以雙北市來說,今年8月,租屋市場的新屋待租量就較去年同期普遍增加一至二成,新屋在租屋市場供給明顯增加。
陳傑鳴表示,由於預售屋買方違約金最高可達15%,以購買總價2,000萬元的物件為例,15%即為300萬元,相當驚人。若買方違約退戶時,已繳的金額未滿300萬元,建商可全數沒收,且不得多做求償。
觀察市場可發現,部分房價已從高點修正超過15%的個案,已經出現不少投資客退戶、認賠殺出;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至於區域房價跌幅不到15%,不少買方還是傾向「交屋賭賭看」,看能不能交屋後轉售,將賠錢幅度壓在10%以內。